bt365体育的感觉

搜索

冬日里的记忆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王 勤  来源:建湖日报   发布时间:2016-12-07 17:00:20
  冬至开始数九,九九八十一天,九里天最寒冷的时段算是三九四九,农谚“三九四九冻死猫和狗”。小时候常听老人说,到了三四九里,是老天与穷人算账的日子。意思是穷人没衣穿,冷得最难熬的时段。鲁迅先生曾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句,把旧社会冬日里的富人与穷人两重天的景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冬天到了,勾起了我对童年和青年时期过冬寒的情景回忆。记得我六七岁时,住的是“驴头草屋”,一家人一天能喝上三顿稀粥就算是不错的了。冬日里,父母亲他们要天天出工,不管天气多么寒冷,一早上我得跟父母一起起床。那时母亲为不让我受冻,用他们穿破了的旧褂裤,给我改做棉袄和棉裤,每天大清早起来寒气袭人,父亲为了给我取暖,总要用一只泥罐子放上些稻壳,掏些锅膛里的热灰放入罐子里,做烘炉子,在烘炉子上盖上一块有孔的铁皮盖子,搬一小凳子让我坐上,把穿布鞋的双脚放在烘炉子的铁盖子上取暖,这样脚和身上就不再冷了。太阳出来了,就把木凳和烘炉子往屋里有太阳的地方挪挪,撵着太阳走,直到太阳西下。那时候的寒天特别冷,西北风是连着吼,吼得大地处处封冻。大风天,父母亲交待不准出门,他们天天上工挣工分,我和奶奶在家,奶孙俩晴天撵着太阳晒。阴天,奶奶就带我埋被窝。我随奶奶就这样度过了上学前的幼年时光。 
  八岁那年我上学了,学校就在庄上,我家住在小舍上,离学校里把路。天麻麻亮就得起床,母亲为了不让我受冻,专门给我做了双棉鞋,每天我穿上棉袄、棉裤和棉鞋上学。外面北风呼啸,河沟沤田处处封冻,冰结了二寸多厚,我们一群孩子总要乘上学放学之机,到沤田或沟河的冰面上去滚铁环、滑冰玩耍,快到上课的时候,才急急地向学校奔去。热乎乎的身子坐进教室,时间不长就觉得浑身发凉,脚上虽穿着棉鞋,一堂课上到一半,脚就冻得麻木了,有的同学冻哭了,老师就教全体同学一起跺脚,跺了一阵子,脚暖和点,老师再接着给我们上课。下了课,老师叫大家跳绳、踢毽子、拔河,或是在操场上奔跑,上课铃一响,大家回教室上课。晚上回家做作业,母亲不是用烘炉子给我烘脚,就是拿来一只干净的粪桶,在里面放些干稻草把双脚揣进草里取暖,这样脚就不会冷,身上也就暖和了。我从读小学直到高中毕业,每年寒天夜晚做作业,都是用这种办法取暖的。 
  冬日里,由于我们一群调皮的孩子,经常在上学、放学间到河沟冰面上玩耍,有大人见了,告诉老师和我们的父母,老师狠狠地训斥了我们一顿,罚我们站了半节课,回到家里,我们的屁股受了父母的一顿皮肉之苦,责问:“要是掉下冰窟窿怎么办,不是找死吗?”从此以后,我们再也不敢到冰面上去玩耍了。 
  我读初高中时,穿衣不像现在,布料随处可以买到,布是计划供应的,都要布票,没有布票就买不到布,家里人所穿的衣服,不管是棉的还是单的,都是补了又补,脚上穿的鞋子,每到冬天父亲就特别的忙,抓紧工余和早晚时间打草鞋窝子,又称毛鞋窝子,草鞋窝子是用打熟的稻草先打鞋底接着编织脚面,一双草鞋窝子要做头两天,一家七八口子,一个寒天每人要穿两三双,脚穿进草鞋窝子很暖和。父亲每打好一双草鞋窝子,总要弄些烂泥把鞋底涂抹起来,挂在墙头晾干,让泥土紧粘在鞋底上,这样穿起来就耐久些。由于是草编织的鞋,又比较硬,穿上脚经常磨破脚面和脚后跟的皮,脚破了就成了难以愈合的冻疮。为此,父亲每打好一双草鞋窝子后,母亲总要把草鞋窝子的鞋口缝上一层绵软的旧布,穿上脚就不磨人,也不破脚皮了。那时,每年冬天,我总是穿草鞋窝子上学,脚还真的很暖和。
  现在,人们穿衣穿鞋已不成问题了,衣服也没有补了又补的了,传统的棉袄棉裤也被羽绒服、保暖内衣等取代了。 

Tags:

作者:王 勤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 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Copyright © 2007-2013 www.jhxw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建湖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共建湖县委新闻信息中心主办 建湖县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中心承办
E-mail: jhwlzx@163.com   苏ICP备11032266号  Tel:0515-86227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