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友谊史上的一段佳话——记美国坠机及其飞行员获救的经过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是我们很重要的友盟。驻扎在我国成都空军基地的美国“飞虎队”,在陈纳德将军指挥下,曾多次出动飞机去轰炸日本军事目标,有力地支持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1944年8月20日晚上8点多钟,一架号称“空中堡垒”的B29重型轰炸机在轰炸日本的归途中,突然坠落在建阳县六区夹晏乡(今建湖县建阳镇)金桥村的晏荡沟畔。就在这块英雄的土地上,建阳军民义无反顾地与日伪军打了一场争夺坠机的战斗,不但护卫了坠机,还营救了5名机组人员。中美两国人民在共同战斗中结下的深厚友谊,至今仍被人们当作佳话传颂。
一场护卫“空中堡垒”的战斗
美机“空中堡垒”失事的那天晚上,晏荡乡党支部书记夏龙升、乡长张启文、中队长郭宽友从乡里开会回来,刚走到金桥村路口,就发现了这架坠落的盟机。他们深知此事非比寻常,连回家吃晚饭也顾不上了,当即作出分工:乡长张启文留在现场,一面保护现场,不让陆续赶来围观的群众靠近坠机;支书夏龙升负责召集模范班,在晏荡沟两岸布置哨位,监视坏人行动,因为这里距日寇据点湖垛镇只有3公里,晏荡沟东不远即为伪化区,汉奸、不法分子时有活动;中队长郭宽友则火速去区队、县总队报告情况,争取地方武装前来护卫盟机。老郭走在路上,正好与区队同志相遇。原来区队已经看到了飞机坠地时的火光,全队30多名战士立即跑步赶来。在区长王炳文的安排下,区队战士守护在坠机周近,夹晏乡干部、民兵守护在外围,静静地等待主力部队的到来。午夜时分,天公不作美,竟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军民们没有一个人离开自己的阵地,就这样整整守护了一夜。
第二天拂晓,驻在20里外的建阳县总队(后改为盐阜独立团)二营六连80多名战士冒雨赶到了金桥村。与此同时,日寇近藤中队长也带着盘踞在湖垛的70多个日军和40个伪军往金桥村袭来,企图劫走坠机。由于害怕途中遭到我军伏击,敌人行动缓慢,所以等他们赶到时,我军早就严阵以待了。
上午9时许,日伪军向我部队发起进攻,掷弹筒、机关枪一起张口,可谓来势汹汹。我六连战士在连长王海平、指导员郭典文的指挥下,一边沉着应战,不让敌人越过晏荡沟;一边布置小分队,从敌人背后包抄过去打“盲敌”。区队战士则在两侧打冷枪,千方百计牵制敌人。建阳南乡好几百名民兵、群众闻讯,也纷纷赶来助战。一时间,枪声、手榴弹爆炸声、“打鬼子、保盟机”的呐喊声响彻四野。具有爱国主义传统和国际主义精神的建阳军民,英勇顽强,奋力拼搏,经过4个多小时的对峙与激战,终于将敌人击退,使日伪军抢夺我盟机的阴谋彻底破产,飞机上的重要文件、武器装备无一落入敌手。战斗结束后,建阳军民又用13条大船,把拆卸下来的飞机残骸,还有机上的6挺重机枪、一门小炮、5枚大炸弹和其它军用物资全部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就在这次护卫美机“空中堡垒”的战斗中,我六连机枪班班长李绍义、战士周仲昆、朱良、朱长林等四位同志不幸光荣牺牲。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这架“空中堡垒”坠落前,机上11名飞行员被迫弃机分批跳伞,最后两批离机的5人降落在我建阳县二区松樵乡和万丰乡境内。那天晚上,松樵乡民兵中队长刘江荣带领十多个民兵,在距湖垛敌据点以北约1.5公里的陈家堡执行任务,突然发现从东南方向飞来一架飞机,在上空转了两圈,便有白色的降落伞从半空中冉冉地飘下来。刘江荣随即和民兵陈道龙冲过去查看,终于在周家舍的一座小草堆旁边发现了一位大个子的外国人。大个子不懂中国话,只从衣兜里取出一面小旗,旗上写着:“亲爱的中国朋友,我们是来华对日作战的美国人。”刘江荣明白了他的身份,立即护送他到当地乡政府去。谁知他们刚一离开,驻守在湖垛洋桥河东的十多个日本鬼子就追寻过来。鬼子在那座小草堆附近叽哩哇啦搜寻了好半天,一无所获,只好胡乱放上几枪,悻悻地缩回据点去了。
刘江荣把这位美国飞行员送到乡政府所在地的汤家碾,照料他吃了晚饭,为他安排好住宿。第二天一早,老刘又奉命将他送至二区区公所所在地的东郑庄。正好区里有干部会讲英语,经过询问,才知道这位美国人是B29重型轰炸机的少校领航员,名叫萨伏爱。当他们完成任务返航,飞距我国东海岸大约100公里的黄海上空时,引擎突然发生故障,只好一路向西滑行。为了减轻飞机载重量,就分批跳伞,第一、二批跳伞的有6人,第三、四批跳伞的有5人。除他而外,他的10名战友均不知落在了何处,他请求我抗日政府帮助查询。萨伏爱少校非常感谢刘江荣在危难之际救了他,便从手腕上取下金壳手表送给刘江荣。刘江荣向他摇摇手说:“你是与我们并肩作战的盟邦战友,救你是我应尽的义务,这手表还是你留着自己用吧!”萨伏爱听后十分感动,连声说:“新四军、共产党真好!”
区公所向县政府反映了萨伏爱找寻战友的要求。县政府一边向上级反映,一边通知全县查寻美国飞行员。苍天不负有心人,人们终于在万丰乡地域找到了4名幸免于难的美国飞行员,我民兵立即把他们护送到建阳县政府临时所在地高作镇,与萨伏爱少校相聚。一时间,他们悲喜交集,彼此热烈地拥抱亲吻。附近的老百姓听说这几位美国人是支援我国抗战的,有的给他们送来毛巾、肥皂、衬衣和布鞋,有的拎来鸡蛋和糕饼,感动得美机人员频频伸出大拇指,称颂我军民的崇高友情,待他们真比亲人还要亲。
未了的情缘
嗣后,这5名美国飞行员依依惜别了盐阜大地,满载着中国人民的深挚情谊,欢欣地踏上了归国的旅程。
事隔整整40年之后,即1984年的6月11日,我国一架专机飞越太平洋上空,在美国华盛顿机场着陆,时任我国国防部长的张爱萍,应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的邀请赴美访问。张爱萍走下舷梯时,温伯格上前和他亲切握手,随后双方在五角大楼举行了会谈。接近中午时分,会谈结束,宾主一同步出会议厅,在大厅外守候多时的三位美国老人疾步上前,其中的一位紧紧握住张爱萍的手,激动地说:“您,您还认识我吗?”
张爱萍细一端详,怔住了:这不是40年前我苏北抗日军民营救的美国空军少校萨伏爱吗?他个头很高,还像当年那般消瘦,依旧显得挺有精神。“你,你就是‘空中堡垒’的领航员啊!”张爱萍肯定地说。“是我,是我们啊!”萨伏爱手指着身旁另两位当年同时遇救的飞行员高喊着。接着,双方就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40年过去了,萨伏爱等美国老人的心中一直珍藏着对新四军的怀念之情,珍藏着对中国人民的无比感激之情。作为新四军老战士的张爱萍,他也惦记着当年为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出过力、流过血的美国朋友。这次应邀赴美之前,张爱萍特地通过美驻华使馆向美方询问当年获救飞行员的近况,还随身携带了飞行员们在苏北拍摄的几张泛了黄的照片,这回就一并赠与了美国东道主。在与三位美国老人共进午餐时,张爱萍说:“那时我们条件很差,只好把你们安置在一座庙宇里,现在回想起来,真有怠客之嫌!”萨伏爱忙说:“哪里哪里,你们自己生活很艰苦,我们却享受到优厚的款待。庙宇环境非常好,内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连四周墙壁都用白布遮盖起来。屋里分有卧室、活动室、餐厅、浴室,还给我们送来了扑克、国际象棋和彩票球,条件不比哪里差呀!” 另两位老人对这段经历也记忆犹新,滔滔不绝地讲起新四军三师对他们的周密保护和热情款待,说师部从特务营专门派出一个连来担任警卫,保护他们的安全;还设法找到了会做西餐的厨师,每顿有中餐、有西餐,任他们挑选,饭菜顿顿都不相同,真是吃得太好、太丰富了。三位美国老人一次又一次举杯向张爱萍致敬,还托请张爱萍向盐阜人民转致他们由衷的谢意。美国许多报刊报道了这次会见,热烈赞颂中美两国人民在二战期间建立的深情厚谊。此后,有两名被救护的飞行员又专程来华访问,他们再一次代表活着的战友,感谢盐阜军民、感谢敌后抗日根据地政府给了他们第二次生命,表示要为促进中美友好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如今,在当年盟军坠机地金桥村晏荡沟对面的广场上,竖有一块醒目的标志牌——保卫盟军坠机战斗纪念地。广场正中耸立着一座雄伟的丰碑,即保卫盟军坠机战斗遇难烈士纪念碑,碑下埋着4位烈士的忠骨。每年都有数万人前来参访、凭吊。不少新四军老战士远道而来,寻觅当年中美两国人民共同抗日的遗迹。这些都生动地表明盐阜老区人民世世代代都不会忘记中美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结下的珍贵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