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建湖淮剧
经典淮剧《白蛇传》剧照
淮剧,又称“江淮戏”,形成于苏北盐(城)淮(安)一带,其主要发祥地在建湖县境内,被人们称为“淮剧故乡”。目前,淮剧是江苏省主要地方戏剧种之一,流行于江苏、上海、安徽和台湾等省、市的广大地区。
我国的戏剧源远流长,唐朝时已经有戏剧的雏形,到了宋、金时期又有进一步发展,当时盛行的“诸宫调”已在盐城西北乡传开。旧时,境内各大乡镇都有戏台,筑在庙宇的前面,春季结社敬神,并演剧其上,称做社戏。据《建阳镇志》记载,宋代建阳即有戏台,明代建有戏楼,供民间艺人唱南戏,或用“诸宫调”进行说唱表演。至今淮剧音乐教科书里还有宫曲的影子。淮剧是建湖人民的伟大创造,它走过了门叹词和香火戏,走过了三可子和皮夹可,
走过了江淮戏和新淮戏,在建湖民间已经流传几百年(从徽剧进京算起至少也有200多年,实际上还久远得多)。在全国200多个戏剧中,淮剧是全国戏剧的奇葩之一。
淮剧来自大众,又深深地扎根于大众。开始形成的叫门叹词,是生计无门的盐工和渔民一路沿街乞讨时到人家门口唱的。唱门叹词又被称为唱清板,最初是一个人打着竹板独唱,以后又出现了二人对唱,它的曲调凄苦哀怨,很容易感动听众。后经乞讨艺人收集各地民歌小调,包括插秧、打场、犁地、挑担、夯土、赶车、吆牛号子,加以提高发展,形成固定腔调,如《四季调》、《虞美人》、《孟姜女》、《秧歌》、《杨柳青》等。早期的江淮戏曲调,由于尚未完全脱胎于劳动号子,故又被称为“呵大嗨”调。发展中,艺人们逐步吸收里下河地区的流行曲调,从而丰富了说唱形式。这时候淮剧在建湖地区已由单个的民歌俗曲进化为较复杂的说唱艺术。
清代中期,建湖“香火会”比较盛行。老百姓为祈求庄稼丰收、火烛安全、牲畜兴旺,常以做“青苗”、“火星”、“牛栏”等会的形式,用香火酬神还愿。 “香火会”不仅是烧香,还要请僮子念忏,僮子也叫“香火先生”,念忏的腔调被称为“香火调”。做会的地点起先只是在祠堂里筑坛挂榜,这种形式叫做“内坛”。随着做会之风的盛行,其规模也越来越大,“内坛”说唱已无法满足村民的需要,僮子便在“内坛”念忏结束后,再转到室外继续说唱,叫做“外坛”。说唱时,有大锣、大鼓等打击乐器伴奏,每段说唱结束后,僮子便有规则地敲“咚咚锵,咚咚锵”,以显示节奏和标明段落。说唱的台词系根据《封神榜》等书和神话故事改编。“香火戏”便逐渐形成了。建湖上冈石桥头《吕氏家谱》就有“清嘉庆元年(1796)吕氏第九世世凤公上演香火戏”的记载,这是淮剧起源见诸文字记载最早的例证。从僮子做会唱“香火戏”发展到初具戏剧形式的门板戏,是在清咸丰、同治年间,经过了120年的演变过程。
最初,淮剧的演出形式极为简单,基本上采用说唱形式,从一人清唱发展到二人对唱,又增加到三人演唱。这三人又扮成“生、旦、丑”三个角色,合伙登台演出,人们称这种演唱方式为“三伙子”。合伙者有唱“门叹词”的艺人,也有唱“香火戏”的僮子。相传,西北乡塘河东僮子出身的田金桥、葛广福和窦庸,三人合唱“三伙子”最早,故在淮剧界有“祖师爷”之称。不久,又从“三伙子”发展到“六人三抵面”,即三个人在台上演出,三个人在一旁敲打乐器,轮流转换。“六人三抵面”便是最初的淮剧小戏班,因为唱得可以,人们又称“三伙子”为“三可子”。化妆是用红纸浸水当胭脂,道具是门闩作宝剑,马鞭借用杨柳枝,胡子借用玉米棒须子。因其舞台简易,设备简陋,不能登“大雅之堂”,而演员又不讲条件,只能叫做“草台戏”。淮剧艺人为求生计,一条破船串乡赶集,生活漂泊不定,终年过着夏歇街檐、冬蹲野庙的苦难日子,所以淮剧当时又叫“花子戏”。
淮剧最终定型,得益于徽剧和京剧的影响。徽剧的历史比淮剧早,演出形式比较成熟。清末民初,流浪漂泊的徽剧演员和唱“三可子”的艺人碰到一起,常常同台演出,被人们说成是“徽夹可”。后来又有大批京剧艺人加入“三可子”戏班,唱“西皮二簧”,皮簧戏(京剧)与“三可子”同台演出,形成了继“徽夹可”之后又一演出新格局——“皮夹可”,唱“皮夹可”比唱曲调较单纯的“三可子”又有了新的发展。20世纪初,不少原来从事徽剧的艺人, 如演青衣、老旦的陈福泰,演老生的陈长发,旦角晏醉青等相继加入淮剧行列,这种“酵母”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淮剧的发展。在表演形式上,淮剧逐步摆脱单一说唱形式,开始讲究“一引二白,三笑四哭”规矩格局;在服装上开始采用徽剧大装,革除了戴勒子插纸花的原始形式;在打击乐上将徽剧锣鼓点子吸收到淮剧的伴奏中,加强了节奏感;在剧目上也引进了不少徽剧的折子戏和本戏,并配有武戏演出。石桥头吕世凤的“飞叉”武艺声誉远播。曲调亦有所改进和创新,使淮剧原有的小生、小旦“对子戏”和小生、小旦、小丑“三小戏”的剧目得到充实和丰富,逐步形成了本剧种的“九莲、十三英、七十二记”等基本剧目,进而在戏曲舞台上独树一帜。这时候的“草台戏”被称为“江淮戏”。
在淮剧的发展过程中,建湖地区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淮剧艺人,他们对淮剧的形成、定型、发展、提高做出了巨大的奉献。在淮剧还是“草台戏”阶段时,草埝口艺人周二娘等,大胆吸收徽剧的规矩格局,注重做工,出台后“整容、甩袖、披衣、拔鞋”等,动作鲜明,引人入胜,开创了淮剧表演艺术的新局面。“周二娘小戏——格式多”的歇后语即由此而来。后来,被誉为“淮剧梅兰芳”的男旦角谢长钰和艺名“盖天红”的陈为翰仿京剧“西皮慢板”等唱腔模式,又创造了“拉调”,这种曲调在二胡伴奏下,柔和甜美,深受听众喜爱。谢长钰的胞妹谢艳霞,文武兼备,唱做俱佳,声情并茂,自成一派。她演《骂灯记》、《纺棉纱》、《穆桂英破天门》等戏,在当时戏坛引起很大轰动,被称为淮剧“四小名旦”的佼佼者。冈西李玉花,原名潘二娘,早年跟彭友庆学艺,后又受李如全指点,创造了节奏感较强的滚板,她的拿手戏《秦香莲闯宫》、《女审包断》、《王婆借贷》等,早期演遍里下河地区,后到上海民乐剧院挂牌,一炮走红,从此南北驰名,被誉为早期的“淮剧皇后”。继“自由调”问世后,冈西何叫天又创造了连环句的唱法,它跟“自由调”、“拉调”一起,成了淮剧常用的几种主要曲调。抗日战争前,江淮戏戏班众多,人才济济,单上海即有十多个戏班,最大的班子有60多人。当年在上海结义的江淮戏著名演员25友中,建湖籍人士占一半以上,如谢长钰、谢长和、陈为翰、吕祝山、梁广友、梁广文、梁广义、骆宏彦、骆月楼、朱广生、裴少华、邵秀、邵林等,其中京夹淮班社中演员吕祝山,声音洪亮,字正腔圆,表演认真,是“京淮两路铜锤花脸”。有一家报馆曾赠他一副对联:“江淮第一,声大如雷”,外号又名“一声雷”。此外,建湖地区名演员还有苏正中、时炳南、吕维翔、吕维安、吕维友、吕维德、骆步蟾、骆步卿、骆步宽、徐连科、徐连发、何孔标、何孔德、谢长生、谢长义、谢长庚、谢长安、谢长连、谢寿其、谢寿昌、谢宏生、谢富鹏、谢德芳、纪月樵、嵇加芝、嵇汝南、嵇红玉、华良玉、王月奎、沈月红、朱奎童、朱桂芬、谷占奎、周同海、周一民、周一琴、潘文元、彭正清、帖如真、帖如荣、倪福康、倪少鹏、裴筱芬、高艳秋、武佩琴、筱月亭、筱海红等不下百人,他们在自己的行当上造诣颇深,真是众彩纷呈,群星灿烂。
建湖早、中期的淮剧艺人,于民国初和抗战时期几次南下,在上海唱“地摊子”或到茶馆卖唱。20世纪20年代以后,上海有了江淮戏馆,淮剧从此登上了上海舞台。八•一三事变后,日军侵犯上海,一批艺人返回苏北老家,在当地搭班唱戏,相互取长补短。当时,有十多个江淮戏班在建湖地区活动,如上冈的兴隆班,石桥头的合益班,草埝口的谢家班,十八团的吴家班和嵇家班。盐城的韩德昌、单连生、陈玉根、陈如文等戏班也常来县境演出。1939年秋,许多淮剧艺人又重返上海立足。以前,江淮戏没有剧本,唱的是幕表戏,台词多由演员见景生情,自编自唱,如出门、回家、上楼、下马等都有一个固定的唱段,叫作“窝矩”,后才有了淮剧的剧本。建湖籍的淮剧老编剧马仲怡、顾鲁竹等人,除移植、整理了若干传统剧目外,还创作了许多新剧,为淮剧艺术告别幕表戏付出了辛勤劳动。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和南下的八路军在盐城会师,掀起了新文化运动。由于与当地老百姓的沟通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鲁艺、抗大的师生想出了用老百姓喜爱的地方戏,作为一种文化武器,向民众宣传抗日。当时涌现了一大批新文艺工作者,从导、编着手,加入音乐、剧情等内容,编演了大量的“新淮戏”。淮剧因此脱胎换骨,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民众的面前,深受大家的认同。其时,境内由新文艺工作者组成的文工团和剧团,则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除县文工团外,各区均有业余剧团。其中建阳、高作两镇文工团和二区教工剧团、海南中学剧团尤为活跃。淮剧以自己的演出样式,唱的是淮调,说的是建湖方言土语,因此很受群众欢迎。1943年搞参军动员运动,建阳县(建湖县前身)参军宣传最红火,村村锣鼓响,乡乡都演戏,荣获盐阜地委“参动歌声遍建阳”的嘉奖。1945年7月,高作区在西北厢举行以新淮戏为主的文艺会演,全区有13个乡镇剧团260名演员参加,历时三天,盛况空前。在革命战争年代,县境先后演出了《渔滨河边》、《照减不误》、《红鼻子参军》、《傻子打游击》、《干到底》、《模范夫妻》、《过关》、《懒龙伸腰》、《绝头路》、《保翻身》等具有革命思想内容的新淮戏,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戏剧的积极作用,做出了应有的历史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淮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950年11月,著名淮剧演员马麟童首先在戏单上打出了标准“淮剧”的字样。1953年国家将这个剧种正式命名为淮剧。1954年7月建湖县人民政府决定将在境内演出的新艺、胜利两民间职业剧团,合并组成建湖县淮剧团。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剧团先后用剧本制取代了幕表制,导演制取代了说戏制,作曲取代了演员的即兴演唱,舞台设计开始净化、美化。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的指引下,淮剧事业出现了繁荣的局面。1957年文化部在北京举办“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著名演员筱文艳、何叫天(建湖籍)等率队赴京,演出“千里送京娘”、“种大麦”等节目。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观摩了演出,并亲切接见了全体演员。1961年春,盐城专区成立了“淮剧艺术研究考定委员会”,对淮剧传统艺术作全面挖掘、研究与考定。尤其是对淮剧的舞台道白唱腔的标准用语问题作了明确的考定。盐淮地区各地方言差异很大,素有“南冒”、“北侉”、“水腔”、“旱调”之别,惟建湖一地语音纯正,四声分明,尖、团字清晰,具有相对稳定性,相传有淮剧的“中州韵”之称。考定委员会汇集盐城、淮阴、扬州、上海所有淮剧界的专家、艺人的意见,确定建湖县城5公里方圆内的方言为淮剧音韵考定语,这是淮剧剧种的核心标志。之后,上海“人民淮剧团”学馆,也陆续派学员来建湖,学习故乡语言。同时建湖又为各兄弟淮剧团和艺校先后培养和输送了200多名学员,为淮剧艺术的发展尽了淮剧故乡的应有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