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查找"淮剧从建湖走进上海"更多相关内容
- 中查找"淮剧从建湖走进上海"更多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建湖方言(2)
- ·下一篇文章:淮剧的主要发源地——盐城西北乡
淮剧从建湖走进上海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淮河洪水泛滥,盐阜大地一片汪洋,部分艺人逃荒渡过长江。盐城西北乡艺人何孔德、何孔标和韩太和、骆步兴、武旭东(龙冈人)等人,先后到达了上海。“三合子”流入江南后,被称为“盐城戏”、“盐淮小戏”。与此同时,诸多的苏北劳苦大众也都流落到了苏南和上海。一时间,在上海工厂做工的、在码头当搬运工的、在马路上拉黄包车的、在澡堂服务的,几乎都是苏北人,这就使盐淮小戏在上海立足有了广泛而坚实的社会基础,慢慢从“路头戏”发展到“拉围子”,演出也逐渐红火起来。1916年开始,上海有了第一家演淮剧的场所——群乐戏园,淮剧迈出了由苏北农村的草根文化向城市剧场过渡的第一步。
“八一三”事变后,日军侵占上海,一批艺人返回苏北老家,在当地搭班唱戏。当时有十多个戏班在建湖地区活动,如上冈的兴隆班、石桥头的合益班、草堰口的谢家班、十八团的吴家班和嵇家班、建阳的王家班和蒋家班等。盐城的韩德昌、单连生、陈玉根、陈如之等也常来县境演出。从苏北形成,在上海发展起来的淮剧艺术,经风雨、见世面,再度回到了“娘家”,又促进了“娘家”淮剧艺术的提高。直到1939年秋,许多淮剧艺人再次进入上海,淮剧才真正在上海生根立足。在这以前,淮剧还没有剧本,唱的是幕表戏,台词多由演员触景生情,自编自唱;至于出门、上楼、赶路、下马等都有一个固定的唱段,叫做“窝矩”,以供演员套用。后来逐步走上正轨,才有了剧本。建湖籍的淮剧编剧马仲怡、顾鲁竹等人,除移植、整理了若干传统剧目外,还创作了许多新剧本,为淮剧艺术告别幕表戏付出了辛勤劳动。
从1906年淮剧艺人入沪至今,建湖淮剧艺人在上海已打拼了一个多世纪。他们在那样特殊的文化氛围和环境中,不断学习,广泛吸取艺术营养,洗脱了乡野的陋俗,踏着上海的文脉前行。上海发展了淮剧,淮剧也为上海舞台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目前,淮剧已同时成为江苏和上海的主要剧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