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查找"沙庄陶大房剪刀"更多相关内容
- 中查找"沙庄陶大房剪刀"更多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回 味
- ·下一篇文章:高作镇拓展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功能
沙庄陶大房剪刀
沙庄 “陶大房剪刀”有近400年的历史。明末清初,战祸连绵,民不聊生,据传安徽芜湖有一个陶氏铁匠为生计所逼,肩挑风箱、铁炉流离转徙,后在当时盐城县的沙庄(原县蒋营公社河北大队,在今九龙口镇)择一荡滩落脚定居,以锻打日用铁器为生。后来陶氏的当家产品剪刀以“货真价实,包用回换”著称于苏北里下河地区。陶氏铁铺门前悬一金字招牌,上书“陶大房剪刀老铺”七字。这招牌是民送还是官封,抑或是自家刻了挂上的,今无考证,因系独家经营,垄断市场,从此名高誉满,生意兴隆。陶氏子孙坚守机密,艺不外传,每日开炉均在深夜。无奈陶家历代单传,人丁不盛,业小人少难于应市,又恐祖传技艺断了薪火,自民国初期便不得不招雇帮工,以扩大产业。随着外姓帮工的不断介入,陶氏剪刀独家经营的局面便被突破了。陶大房剪刀技艺在沙庄开始传播,一传十,十传百,一些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农民,便弃农经工,或亦工亦农,即农忙时务农,农闲时从事剪刀生产。凭借陶大房的招牌,在小船上开炉创业,沙庄的“夫妻船炉”便纷纷出现。1920~1930年这10年间,“夫妻船炉”已发展到80多张,专门经销剪刀的商人也在沙庄应运问世。剪刀经销商的出现,拓宽了陶大房剪刀的销路,生产进入鼎盛时期,沙庄村舍也因此繁荣昌盛起来,沙溪镇也就由此叫开了。
此后至解放前夕这几十年中,陶大房剪刀虽有些发展,但终因高捐重税,横征暴敛,层层盘剥,沙庄剪刀产业濒于夭折,到解放初期,仅剩下40多张“夫妻炉”了。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个体手工业逐步组织起来,走合作化的道路。由于得到政府政策的扶持,陶大房剪刀的生产起死回生,先有生产互助合作组,后来成立生产合作社,继而建成沙庄剪刀厂,1963年剪刀厂又迁址到县城。陶大房剪刀如鱼得水,如虎添翼,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中央和省轻工部门的支持下,名牌重振旗鼓,生产又有了新的起色,沙庄剪刀厂更名为建湖县剪刀厂,过去品种单一的陶大房剪刀发展到40多个品种,生产工艺逐步由半机械化、机械化替代手工生产,年产量由几千把发展到50多万把,产品畅销全国各地,生产的剪刀并始终保持起落灵活、松紧适当、刃口锋利、小巧玲珑、经久耐用、美观大方的品牌特色,可与“王麻子”、“张小泉”剪刀争艳媲美。
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逐步退出市场,国家逐步取消生产剪刀的钢材计划,政府对生产剪刀的补贴也从弱化到取消。因剪刀生产利润微薄,称为针尖上削铁,企业亏损越来越严重,生产实在难以为继,剪刀厂只好根据市场的需求,上了新的产品,逐步转产为电器产品,后又生产纺织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