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365体育的感觉

搜索

红色路家墩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李世安 赵万俊 高祥生  来源:建湖日报   发布时间:2018-01-15 10:04:02
  路家墩是建阳镇赵墩村的一个自然村庄。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是盐阜地区革命根据地的红色堡垒,为革命作出过较大贡献。路家墩,原称邱家墩。明末清初,建阳镇商户路凤章移此经营土地,后子孙繁茂,路姓成为本庄大姓,其时邱姓已开始衰落,邱家墩因此被改称路家墩。
  路家墩原系长北滩一部分,地势低洼,先民在此依靠种“垛田”生活。路家墩就是“垛田”时代留下来的一条大垛子。墩子前面有百余米方圆的一块地,三面临水,庄东小河折向东是沟头;庄西小河折向西是北建港沟穆家沟的一段。旧时,东西河拐弯内侧各有两座牛车篷,鸟瞰图像似清代官员的“纱帽”,被称为“纱帽地”。民国20年大水,周围村庄都沉没在水里,唯有路家墩浮在水上。“纱帽地”被说成是“风水地”,迁来的人逐渐增多。抗日战争前,这里已有62户,近300人口。
  1941年夏,日伪对盐阜区发动第一次大扫荡时,驻盐城的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后勤机关转移至西北乡。路家墩即是重要的驻扎地之一。1941年7月10日,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临时转移北左庄和长北滩一带,刘少奇、陈毅多次在路家墩活动,一边指挥反扫荡斗争,一边做好转移准备。同时,盐阜区党委刘彬、曹荻秋、喻屏及后来的盐城地委书记向明等都以此为活动中心。
  三师军服厂、枪械修理所、后方医院、江淮印刷厂及《江淮日报》社都临时在这里工作。《江淮日报》在路墩改办《新华电讯》。《江淮日报》是中共中央中原局(后改为华中局)机关报,刘少奇亲自兼任报社社长,王阑西任副社长兼主编,该报为对开四版铅印,发行达万份,通过《中华邮政》寄发各地。1941年1月下旬,日机轰炸盐城后。《江淮日报》社迁至我西北乡流动办报,后随华中局迁驻长北滩南端路家墩,改为四开版,进入7月下旬,因日伪扫荡盐阜区而改版为《新华通讯》。
  那时,这里家家是工厂,处处是军营,路家墩成了堡垒墩。为了解决部队和机关人员给养问题,地方上开办了9爿油坊、2爿糟坊、3家纺织工场,糙米加工遍及各家各户,从而保障了供给,有力地粉碎了敌人的封锁。从1941年底开始,兴办集市,农历四、九两日为集期,5天一集,露天市场从路墩河浜一直延伸到赵墩的花家舍。抗日战争时期曾被评为盐阜区模范工业村(庄)。解放战争时期,苏皖边区政府主席李一氓和五地委万金培书记、苏北区党委书记曹荻秋等也在这里工作和战斗过。1948年3月中旬,奉命参加益林战役的华野12纵队35旅103团、104团、105团抵达建阳以西、射阳河以东地区,纵队司令部设在路墩杨曰儒家。益林战役告捷后,参战部队曾在路墩一带作短期休整。
  建国前后的路家墩,村民亦工亦农,亦商亦农,庄上有铁匠铺、嫁妆店、磨坊、豆腐店、饼店、果馓店、杂货店、摇面机、肉案、鱼桶、菜场,应有尽有,还开两爿浴室,呈现一派繁荣景象。50年代中期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即由供销社的代销点独家经营。
  路墩人有传统的经商习俗。改革开放后,墩上成年人几乎都出去打工、经商,发展三产。经过一段时间的打拼,人们口袋渐渐鼓起来。前几年春节多数人开着车子回来。如今,大部分人在城里买了商品房,也有人就地租房,连家里老人也带走,平时很少回来。水泥路筑到家门口,户户通电通水,大伙在外都发了,都有房子、车子,庄子上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剩下的基本都是老人。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和留住乡愁,村里正在编写村志,筹办历史陈列室。

Tags:

作者:李世安 赵万俊 高祥生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 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Copyright © 2007-2013 www.jhxw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建湖县委宣传部主管 中共建湖县委新闻信息中心主办 建湖县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中心承办
E-mail: jhwlzx@163.com   苏ICP备11032266号  Tel:0515-86227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