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查找"古淮夷的变迁"更多相关内容
- 中查找"古淮夷的变迁"更多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永远的兄弟——陈中柱与赵敬之
- ·下一篇文章:“杂技皇后”夏菊花
古淮夷的变迁
建湖县境位于盐阜平原的西部,古淮水(今淮河)下游的南岸。这一带,自古为淮夷之地。
远古时代盐阜平原是里下河海湾的一部分。古淮水和长江挟带大量泥沙入海,在浅水海湾逐步堆积,渐隆渐起,再经过几次海侵海退,最后成陆。据考古与地质工作者考证,今县境东北大团、草埝一线,为成陆后古海岸的一部分。那里的东冈、西冈和中冈,原系古海岸沙丘。境西的古射阳湖,就是成陆期间沙坝封闭而形成 的遗址。湖东岸的建阳镇,曾发现地下有几米深的贝壳堆积层,沉积较深的文化层,还伴有蚬子化石(县医药公司门市部地下亦有发现)。经专家鉴定,其年代之久,当在万年以上。这段贝丘遗址,可能是远古时代大海波涛的杰作,也可能是古代人民为了防止湖(海)水泛溢,利用贝壳筑的湖(海)堤。20世纪中下叶,周边地区和县境陆续出土了史前文物,对于这块土地开始成陆的历史,将会有进一步的认识。邻县西界阜宁发现有孔石斧等新石器时代遗物,县境芦沟镇兰王舍也出土过孔石锄,上冈镇利群村出土过残断石刀一件,石箭镞两支,石矛头一支。这部分新石器时代的遗物,可能与附近的淮安莲岗文化属于同一系统。此外,上冈沙汪头出土过独木棺一具,“刳木为棺”是铁器使用之前的事。由此可断认,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境内黄海之滨,射阳湖畔,已出现了建湖人民的远祖。
根据最近地质工作者的揭示,淮夷地的历史可能要推前。199l年《盐城史志》载文披露,是年江苏省机械施工公司钻井工程队,在盐城大桥北边华兴丝绸厂内打深井时,从185米深的地下,钻探到厚约50厘米的木质层,吸浆机将被钻碎的木头带到地表。木质结构较紧,呈深赭色,尚未炭化。该队以前在东台、大丰到盐城及射阳一带打井,也曾在地下130多米到200米之间发现木质层。专家认为,至少需要10万年以上,才有此深度。因此可以推测:早在10万年之前,盐城东部一线曾有过一片广阔的原始森林,后因地层的变化,洪水的多次泛滥,海陆变迁的关系,森林被深埋在地底下。近期建湖县境陆续出土动物化石,为我们研究淮夷地陆海变迁的历史提供了依据。在疏浚通榆河时,挖出鲸鱼脊椎骨,直径29厘米,厚12.5厘米,骨刺长36厘米,宽11厘米,厚5厘米,刺距68厘米。在上冈榆西村挖虾塘时,还挖出海洋中最大的鲸鱼——香鲸的遗骸。活体长约26.30米左右,重约30吨。在整治黄沙港时,挖出“四不象(糜鹿)”角多只,芦沟镇大兴村和庆丰镇廖港村还出土过完整的“四不象”角各一对。经专家鉴定,均为亚化石,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了。当时的自然景观可以想象,在临海地层中发现水生和陆生动物的残骸,反映了建湖这一带在历史上曾经过多次较大的海侵海退、沧桑变化。
建湖县境乃盐阜平原,成陆后就成了古淮夷部落劳动和栖息的地方。据传,当时北方有一个奄民族南迁,从此经过,见这里东濒黄海西襟射湖,“海,可渔可牧可盐”,“湖可渔,草滩可樵可采可牧,沿岸可耕可稼”。有一部分人留了下来。这个部族历史上称为淮夷。夷,是我国古代对东方各部族的泛称,亦称“东夷”。其散处在淮河流域的称“淮夷”,江北淮南的夷人又称“淮南夷”。建湖地处淮河下游南岸,最先在这里定居的部族是淮南夷的一支。《尚书·禹贡》中记载“淮夷嫔珠暨鱼”。胡渭在《禹贡锥指》一书中指出:淮夷所生活的地[区范围,“今淮、扬二府近海之地皆是”。郭沫若主编的《中国文稿》中也说:“从黄河下游到江淮流域是东夷和淮夷的活动地区”。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伏羲氏,就是东部所有夷人的祖先。
夏商时期,淮夷地在经济和文化诸方面与中原接近。西周初年,淮夷地在鲁国的统治范围之内。当时东夷诸部被西周分封给周公,周公的长子伯禽建立鲁国。代表西周王统辖徐、奄、淮夷。春秋战国时,先是吴王夫差“北威齐、晋”,“夺淮夷地而有之”。后越王勾践,发兵姑苏,灭了吴国,淮夷地又“吴亡入越”。再后,楚怀王占领了越国的地方,淮夷地封给楚将昭阳做属地。在秦代,淮夷之民“皆散为民户”,已成为秦统一国家郡县制下的编户,与华夏族逐渐融为一体了。